大马教师拥有罕见血型:盼来盼去,直到退休也没有帮到人

远方传来风笛 2022/07/18 檢舉 我要評論

全球人口突破78亿,一般常见血型大概只区分成A、B、O和AB这4种血型,但经过数十年科学研究发现,其实世界上已有超过30种血型。

李丽燕展示自己罕见的“O-”血型卡。

(东甲29日讯)对大多数人来说,捐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,但是对于那些体内流着稀有O-血型的退休教师李丽燕来说,这是一桩难事,因为她的血型非常罕见,所以她很难做到这一点。

向医院捐血被拒

64岁的李丽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由于体内有全球罕见的O-血型,她不能像别人那样随意捐献自己的血液,这已成为一大遗憾。

无论什么时候,她去医院或慈善组织赞助的捐血活动,她都不能入院捐血,而负责检验血型的医护人员告诉她,他们的血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少,十分珍贵,所以必须把捐献保存到必要的时候,以免造成浪费。

李丽燕回忆说,35年前,她和一位友善的人一起去献血,准备献出生命中的第一次血液,抽血后被医务人员拒绝,当时她以为自己是捐血的,后来才知道她是因为自己的血型而不适合捐血,后来才知道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血型。

宝贵的血有需要才会征求

「医护人员表示,一般民众捐献的血液在医院血库中不能保存超过30天, O型血液是全世界最宝贵的血液,一般医疗手术都不会派上用场,只有遇到相同血型的病患才会求助拥有同样血型的捐献者。

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,她表示不知道是喜是忧,但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,随时等待医院来电要求捐血应急。

医护人员于1986年发给李丽燕的登记卡,迄今仍完好保留。

曾被要求捐血未如愿

一心一意要捐血救命的李丽燕,在一次教学中接到医院来电要求捐献血液救人,她匆忙准备赶往医院时,却被通知已经找到捐血的人,直叫她大失所望。

李丽燕指出,犹记得十多年前的一天早上,她在教师办公室更改学生作业时,接到一通陌生的电话,是东甲医院的急诊室打来的电话,指北马一家医院的血库急需O-血型,供一名病患进行手术用途,要她下午2时到医院捐血。

那时,她挂上电话后,心中的喜悦真的难以形容,差一点要在办公室里大喊:“我终于能捐血救人了!”兴奋之余,她甚至不能批改学生的作业本,一心一意想赶快下课,然后去医院捐血救人。

“谁知,中午12时许,我接到东甲医院血库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,告知他们在北马采集了足够的O-血,并感谢我的热心,并说下次有机会再与我联络。“

她当场晕倒,原本欣喜万分,准备捐血救人,结果还是不能如愿:“就像被泼了一桶冷水,一时说不出话来。”

直到退休还是无法捐血

“这十余年来左盼望右盼望,盼到去年退休那一年还是无法捐过一次血救人,心中的遗憾真的非笔墨可以形容。”

郑灯展示获得医院颁发的感谢状。

丈夫是“常客”曾获表扬

另外,李丽燕的丈夫郑灯也是国中退休教师,血型为 AB型,自1986年1月起在生命中献出生命中第一次捐献血液后,她便成为一名国家中退休教师,并于1986年1月捐献血液,并成为一名捐献者。

郑灯指出,由于受捐血年龄的限制,院方不允许他60岁后继续献血,但每次有献血活动,他都会到现场义务帮忙,并为参与献血的民众加油。

曾创办东甲慈善组织善缘之友

青年时期的郑灯与东甲多位善士共同创办东甲第一家善缘慈善团体,经常举行社区捐款活动,希望挽回许多宝贵生命,也因为如此与捐血结下不解之缘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